《资治通鉴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,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十九年完成。
主要以时间为纲,事件为目,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写起,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征淮南停笔,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。
在这部书里,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,供统治者借鉴,宋神宗认为此书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,所以定名为《资治通鉴》。
古书流传至今,肯定有其供后人借鉴的地方,咱们多读读,总是有好处的。
其实这本书中有些名句,咱们是耳熟能详的,那么,现在咱们来看看吧。
1、狡兔死,走狗烹;飞鸟尽,良弓藏;敌国破,谋臣亡。
译文:狡猾的兔子被杀死了,驱赶追逐兔子的猎狗也就会被拿来烹煮。天上的飞鸟都被抓完了,好的弓箭也只能收起来没有了用处。敌国一破,出谋划策的臣子也就得死了。
赏析:此句连用两个譬喻,比喻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旦功业成就,便会忘恩负义,诛杀功臣和贤能之士的行为,此种现象是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一般规律。
2、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
译文: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才能正确认识事物;只相信单方面的话,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。
赏析:此句强调了在获取信息和判断事物时要保持客观、全面的态度,不要过于偏信或偏见,以获得更准确的认识。
3、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。
译文: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,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。
赏析:比喻学好难,学坏容易。
4、吴王好剑客,百姓多创瘢;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。
译文:吴王喜爱精通剑术的侠客,为此老百姓身上伤痕累累;楚灵王喜欢腰身纤细的人,所以宫中的臣子不敢多吃,更甚者不吃,活活饿死。
赏析:指上有所好,下争相仿效。
5、思其人,至其乡;其处在,其人亡。
译文:思念那个人,就到了他的家乡;他的故乡还在,他的人已经逝去了。
赏析:元和二年,汉章帝出巡路过东平国,感念东平宪王刘苍生平,泣下沾襟,故对东平王诸子感叹道:“思其人,至其乡,其处在,其人亡”,流露出深切的悼念之意。
6、不怕念起,惟恐觉迟。
译文:不要怕自身会产生恶念,要恐惧谨慎的是发觉自身恶念太迟。
赏析:指产生了恶念,要尽早地醒悟。
7、救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自修。
译文:御寒没有比厚皮衣更好的东西,避免别人毁谤没有比自己养成良好习性更好的办法。
赏析: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,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毁谤,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断完善自己,此句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。
8、君子能勤小物,故无大患。
译文:贤德的人能够认真谨慎地对待小事,所以才不会招致大祸。
赏析:此句强调了注重细节、谨慎细微的重要性,处理细节的方式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和品格。
9、不痴不聋,不作家翁。
译文:不装聋作哑、不装傻,就当不了别人的公公、婆婆。
赏析:指作为长辈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。
10、爱之不以道,适所以害之也。
译文:父母爱护子女方式如果不正确,那样恰恰是害了子女。
赏析:此句阐述了溺爱子女的危害性。
11、作之不止,乃成君子;作之不变,习与体成;习与体成,则自然也。
译文:假如这样不停地做下去,便会成为君子;始终不变地这样做,习惯与本性渐渐相融合,也就成为自然的了。
赏析:此句强调了持续努力、不断实践对于培养成为君子的品德和能力的重要性,鼓励人们通过不断的坚持,完善自我的品格。
12、家贫思良妻,国乱思良相。
译文:家境贫困,就会想要一个贤德的妻子;国家出现动乱,就会渴求一位治国有方的宰相。
赏析:比喻形势艰难时,就会盼望能解决问题的人出现。
13、鉴前世之兴衰,考当今之得失。
译文:借鉴以前历朝历代的兴衰,来考察当下政治的得与失。
赏析:此句强调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观察,强调了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,以便更好地把握现在的机遇和挑战。
14、贤而多财,则损其志;愚而多财,则益其过。
译文:贤能之人,财产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;愚庸之人,财产多了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。
赏析:此句是汉朝人疏广在有人劝其给子孙留下钱物时所说的一段话,强调了不应过于重视财富,而应该注重培养内在的品德。
15、千人所指,无病而死。
译文:指受到众人的指责,触犯众怒,不会有好下场。
赏析:比喻众怒难犯。
16、责其所难,则其易者不劳而正;补其所短,则其长者不劝而遂。
译文: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,只要把难点解决了,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;做人要取长补短,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,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。
赏析:此句说明做事情要分清轻重缓急,而且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,用长处来掩盖缺点,人要学会趋利避害。
17、行一不义,杀一无罪,而得天下,仁者不为也。
译文:即使只做一件坏事,杀一个无辜的人,就能够得到天下,仁爱的人也不会这样做。
赏析:此句强调了道德、仁爱的重要性,以及坚守道义的价值,提醒人们不应牺牲道德原则来追求权力、利益。
18、惟贤惟德,可以服人。
译文:只有贤明、品德高尚的人,才能让人信服。
赏析:此句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,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。
19、贫不学俭,卑不学恭。
译文:贫穷的人不用学节俭,自会俭朴;卑贱的人不用学谦恭,自会谦恭。
赏析:指社会地位直接影响人的生活习性。
20、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
译文:只有经过疾风的考验,才会知道什么是劲草;社会动荡,才能分辨出谁是忠臣。
赏析:比喻只有在危难时刻才能知道,哪些人是意志坚强的人。
21、丈夫一言许人,千金不易。
译文:大丈夫答应人一件事,即使给千金也不会更改。
赏析:君子一诺千金,诚信是人格的基础和精髓,是立身之本,是事业之根。
22、非信无以使民,非民无以守国。
译文:不讲信义,就不能使人民服从;没有人民的支持,就不能使国家巩固。
赏析: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础,更是为政者治国的准则。
23、圣人之官人,犹匠之用木也,取其所长,弃其所短。
译文:选人任官,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,取其所长,弃其所短。
赏析:此句说明领导者要善于发掘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,准确地识别和利用人才的优势和潜力。
24、不可同日而语也。
译文: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。
赏析:形容不能相提并论,不能相比。
25、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则常足。
译文:有计划地索取,有节制地消费,就会常保富足。
赏析:此句说明了消费有度、勤俭节约的重要性,我们在使用资源时要讲究节制,不能浪费、挥霍或肆意,而是要合理地运用它们,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效益。
26、贵易交,富易妻。
译文:人有权有势了,就会抛弃患难时的朋友,另交新贵;有钱有业了,就会抛弃穷困时的妻子,另娶新人。
赏析:此句揭示了人性残酷冷漠的一面,一个人富贵后,就会改变纯良的品性。
27、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。
译文:城门着了火,人们用护城河的水救火,水用完了,鱼受牵连而死亡。
赏析: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。
28、不虚美,不隐恶。
译文:不过分地赞美,也不隐瞒其过失。
赏析:指评价一个人要实事求是。
29、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。
译文:在丰厚赏赐的刺激之下,一定会有勇敢的人接受任务、挑战。
赏析:旧指用大量金钱、财物作鼓励手段,可诱导人为之效力。
30、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
译文: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,(胜败乃一瞬间之事,战机不可失)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(如再请命,怕是贻误战机)。
赏析:将帅是君主使命的执行者,用兵打仗在外,战场上的情况复杂多变,因此君主根本不可能对战场形势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,因此将帅在外领兵作战,根据战况具体分析,对于君主的一些不合乎战术要求的命令可以不听从。这正是从变化的角度出发,提倡军事将领用兵不能因循守旧,一成不变,要灵活机智地处理各种问题,凡事以大局为重。
31、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目睹。
译文:指听到的不如亲眼见到、亲身经历的可靠。
32、疑则勿任,任则勿疑。
译文:指用人就要充分地信任。
33、有志者事竟成。
译文:指有志向的人终究会获得成功。
34、陷之死地而后生,置之亡地而后存。
译文:把军队放在绝地、死路的境地下,士兵才会拼命作战以求得生存。
35、强人之所不能,事必不立;禁人之所必犯,法必不得矣。
译文:强迫他人做力不能及的事情,这件事肯定不能成功;以人必定会违背的规定来禁止他人,这样的法令必定不能施行。
36、兵出无名,事故不成。
译文:指出兵打仗没有合理的理由,必定不能成功。
37、礼无不答。
译文:指一方以礼相待,另一方必以报答。
38、文臣不爱钱,武臣不惜死,天下太平矣。
译文:文臣不贪求不义之财,武臣不害怕为国牺牲,国家就得到太平了。
赏析:此句出自宋代爱国将领岳飞之口,表现出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,他的高尚品德让人们铭记和景仰,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偶像和楷模。
39、猛兽不如群狐。
译文:比喻一个人的本事再大,也大不过众人。
40、忧先于事,故能无忧;事至而忧,无救于事。
译文:在事前忧虑,事到临头就不会有忧虑;事到临头才忧虑,对事情已经没有任何帮助。
41、君子挟才以为善,小人挟才以为恶。
译文:君子凭着自己的才能做好事,小人仗着自己的才能做坏事。
赏析:此句说明一个人不能只有才能,也需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,有才无德者,只会造成祸患。
42、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
译文:机遇不能白白错过,好时机不会每次都来。
赏析:这是一句经典的警句,意思是说机会不可错过,时间不会再来,表达了人们在做事情时必须抓住时机、把握机会的重要性。
43、前车覆,后车诫。
译文:前面的车翻了,后面的车要引以为戒。
赏析:此句以行车的小道理,来说明历史发展的大道理,告诫人们,过去失败的教训可以引人警惕,不要重蹈覆辙。